机械工业部第一设计院地址
上海钢铁冶炼发展史?
上海钢铁冶炼发展始于20世纪初,随着上海工业化的进程,钢铁行业逐渐壮大。在20世纪50年代,上海成立了第一座大型钢铁企业,标志着这一行业迈入新阶段。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上海钢铁行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技术水平和产能得到提升。21世纪初,上海钢铁行业经历了重大整合和升级,逐渐走向规模化、现代化和国际化,并在国内外市场上取得了显著成绩。
上海的钢铁冶炼发展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初。在民国时期,上海已经有了民营钢铁厂,如和兴化铁厂。该厂由民族资本家陆伯鸿创建,成立于1913年,向德国购进10吨高炉1座,于民国7年8月18日建成投产,日产生铁12吨左右,利润颇丰。然而,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西方国家的生铁来华倾销,导致和兴化铁厂严重亏损,被迫歇业。
到了20世纪30年代,上海的钢铁工业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1938年,一个新的钢铁厂在上海淞南地区长江路上建立。然而,由于战争的影响,部分产能被转移到了广东和南京梅钢。
新中国成立后,上海的钢铁工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上海的钢铁企业不断易名和合并,形成了上钢一厂、上钢二厂、上钢三厂、上钢五厂等企业。这些企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为中国的钢铁工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其中,上钢三厂始建于1914年,成立初期叫“和兴化铁厂”,后并入宝钢后改名宝钢集团浦钢公司,主要生产中厚板。上钢五厂创建于1958年9月,是我国最早建设的特殊钢生产基地之一,是专业开发、生产、销售特殊钢材的大型国有企业,并入宝钢后主要生产特钢,改成宝钢特钢有限公司,目前仍在生产当中。
总的来说,上海的钢铁冶炼发展史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尽管经历了多次的变革和调整,上海的钢铁企业始终坚持技术创新和科学发展,为中国的钢铁工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当时上海的钢铁工业还处于起步阶段。随着时间的推移,上海的钢铁工业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全国重要的钢铁生产基地之一。20世纪初,上海的钢铁工业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许多现代化的钢铁企业开始崛起。
在抗日战争期间,上海的钢铁工业遭受了严重的破坏,但很快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到了20世纪末,上海的钢铁工业已经具备了相当的规模和实力,成为全球重要的钢铁生产基地之一。
核工业第六研究所前身是什么?
1962年,为适应铀矿山地质研究、***矿研究、化学分析以及放射性仪器研制等需要,***二机部党组与江西省委商定在江西矿务局研究所的基础上组建“南昌矿业研究所”,简称南昌所,隶属第二机械工业部十二局。[1]
1966年,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一设计院的矿山设计部分与南昌所合并,成立二机部第三研究设计院,简称三院。
1969年,三院与二机部第一研究设计院的水冶设计部分合并,成立二机部第四设计研究院,简称四院,由南昌迁址衡阳市。
1***5年,在四院科研室的基础上组建湖南矿山研究所,代号为湖南六所,又称湖南铀矿开***研究所。
1982、1983和1988年,湖南六所先后更名为核工业部铀矿开***研究所、核工业部第六研究所和核工业第六研究所。根据“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调整了科研结构和发展方向,改革了内部管理体制,推动铀矿开***和核辐射防护研究与开发不断取得丰硕成果。
2002年,核工业第六研究所并入南华大学,同时,核工业415医院划转为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在全国率先实现了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的合并。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dtlw.com/post/8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