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机械手册图纸
德国曾经不远千里迢迢用潜艇为日本送去了MG42通用机枪的图纸,日本为何没有制造呢?
如果要评选一个二战中最让盟军士兵们恐惧的武器,MG42通用机枪是德军不得不提的一个大杀器。
MG42通用机枪诞生于二战爆发的1942年,是一款可以更换多种用途的通用型机枪。
如果使用轻机枪的枪架,那这款机枪就可以拿来当作轻机枪使用。
如果使用重机枪的枪架,那这款机枪也可以发挥出碾压大多数重机枪的威力。
要是把这款机枪给安装在坦克上的话,那这款机枪也可以轻易的化身成为车载机枪,并不会因为用途的更换而产生任何的不适应。
再凭借着它那每分钟最快1500发如同钢铁洪流一般倾泻而出的极快射速,以及无论是在零下40度的严寒地带还是在酷热无比的沙漠地区都丝毫不影响使用的强大适应性,这款机枪简直可以称得上是德国在二战中的最大杀器。
在德军制造出这款机枪之前,全世界各个国家制造机枪都非常费材料,每制造一把机枪,都要使用一块硕大的金属块制造。
而每一块金属块制造机枪都会有3/4的多余材料被空余出来,由此造成了巨大的浪费。
还有以往机枪工序的繁琐,又耗费了大量的时间,这种种问题对于战争局势非常紧张的二战来说,是非常影响战争推展的。
送图纸这事儿反正天知道真***,英文网站查不到相关资料,到是国内有些自媒体有说德国人送给日本人MG42的图纸,不过这个也先不管了。就当有吧
我想说的是,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步兵战术、工业技术等一整套完善的体系。
我也就从这两个方面去说好了
步兵战术:
以步兵班为例,日军不像西方当年那么强调轻机枪的火力压制能力。因为***相对的匮乏和后勤补给的机械化程度不高,而且整个中国战场地域广阔,无法将机枪这类需要消耗大量***的***作为压制主力。
而是普遍***用步兵的迂回突击,遇到敌方火力点习惯于使用掷弹器解决。而且他们当时的歪把子机枪讲究的也是精度,而非像德国一样讲究泼水压制。
战时工业:
日本当年的工业水平比我们确实是高出一个量级,但和苏美德这类工业化程度差很多。比如MG42是大量使用冲压件的机枪,而冲压虽然可以减少生产成本和时间,但是初期设备的投入成本是很大的。
就MG42机枪的射速,每分钟1200发,日本会用才怪嘞。
日本人在步兵班组武器上可是出了名的抠门,属于多一分钱都不想掏的主。反正陆军马鹿都是自费武士阶层,关键时刻有大无畏精神就行了,精神力比武器强百倍,可以反坦克打军舰。为了省钱,日本人搞出了个能打***弹打轻机枪——大正十一年式(就是俗称的歪把子),为了兼容***弹,搞出了弹斗供弹,卡壳率奇高,装弹还费劲(得5发弹夹一个个往里压,一次能压30发)。付出这么大代价就是为了***机枪共用一种子弹,减少后勤压力和研发制造成本,说白了还是省钱。拜这种设计思路所赐,大正十一年式的实际射速达到了惊人的...120发/分(理论射速500发/分)。所以抗战初期日本轻机***被国军用捷克式给社保了。
所以你琢磨,这样走穷陆军,富海军路线的国家,可能用这么高射速的机枪吗?就算是工业生产能力很高的德国,在手册中也明令禁止将MG42的标准250发弹链一次打完,如果是50发弹链,一分钟之内不得超过七条的射击,以免枪管寿命大幅简短,且减少枪管过热卡弹的发生。
MG42***用反冲后座操作滚轮式枪机进行***操作,并且***用短行程反冲后座行程与枪口增压器加强枪机的运作速率,这与日本已知的任何一款机枪原理都相去甚远,可以说日本毫无这类机枪的研发经验。就算把图纸给过去了,没有德方人员指导,也未必能搞出个合格产品来。
不过话说回来,德国人在通用机枪上的优良设计思路倒是很值得借鉴。MG42这把枪非常轻便,裸枪只有11.57kg,带三脚架作为重机枪使用时也只有32kg。相比之下日本自己的九二式重机枪带三脚架重达55.3kg,确实是太过笨重了,机动起来十分不方便。在中国战场面对机动能力更差的国军还好,在太平洋战场就是等着被暴打(事实上也确实是防守情况比较多)。
九二式也是30发供弹板,重就不说了,火力持续性也差
二战时期使用最广的还是***,当然以德国生产的毛瑟***最为出名,而小日本的三八大盖其实也是仿制德国的毛瑟***得来的,而机枪在一战时期就已经出现,只是那个时候的机枪都是重型的,单兵作战用不了,而普通的机枪则是一战后才出现,单兵轻机枪到了二战中后期才出现在战场上面,大多数出自德国和美国手中。
日本在二战有单兵的轻机枪吗,当然有,只是都是一战后的武器,而在二战后期日本仿制了一种侧边弹夹的歪脖子冲锋枪,只是小规模投入战场,因为当时战争形势已经转变,日本的形势不太好,缺少***的日本已经无力大规模制造******,制造武器的钢铁基本上都用在海上力量的建造上面。
而日本当时困难到什么程度呢,已经到了家家户户只要是金属的东西都全部拿出来去熔炉做为生产制造武器装备用,路边的护栏还有只要是金属的东西全部拆除回炉,可见当时日本已经无力制造大量的武器,在战场上***是决定胜负的关键,日本在二战后期***匮乏,连制造***的金属都缺少,所以日本在当时使用最多的还是***,因为不像冲锋枪和机枪那样浪费***。
而德国做为日本的盟友,在许多的资料和信息上面双方都是共享的,德国在潜艇和舰船技术上面跟日本合作的非常愉快,而在战争爆发后,双方的交通线被切断,只能通过电报交流,而进行实物交换的只能通过双方的潜艇偷偷的在海底前行通过盟军的封锁线,但是双方能给对方提供的各种资料其实并不多。
在二战后期德国研制生产出来了新型机枪,后来也投入了战场里面,至于这个机枪的图纸技术德国有没有通过潜艇运给日本,这个不得而知,只是在那个时候就算德国给了日本这种机枪的图纸,估计日本当时也有心无力了,毕竟缺少***的日本哪有物资去制造这些用弹大户呢,造得起也养不起啊。
特别是当时日本在亚洲战场已经陷入泥潭,国内的后勤补给跟不上,海上的***补给线被切断,日本已经没有多余的精力和资本去制造新型武器了,更何况日本当时在***造方面基本上都是民间家庭小作坊,很难在短时间内制造和吃透德国的新武器技术,而大的兵工厂基本上都是用于大炮和飞机舰船的零配件制造,很难空出来生产***,所以说日本当时的情况其实根本没有多余的能力去制造新的武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dtlw.com/post/4090.html